发布:2021-12-01 22:12:56 关注:29977次
信息学院2020-2021年引进人才需求一览表
岗位
序号
学科重点建设方向或培育新兴方向
拟引进人才研究领域
拟引层次(正高、副高、中级)
岗位职责
基本要求
(年龄、工作经历、教学能力与学术成果质量)
引进必要性
(聚焦“高精尖新缺”导向,包括但不限于现有队伍基本情况和竞争力,科学研究、人才培养、社会服务等需求分析)
1
生物信息
组学技术
正高或副高1人
教学科研
公共服务
40岁以下,博士,有博士后或高校教学经历者或境外留学学习经历者优先。从事单细胞组学、多组学融合、免疫组学、系统生物学等领域研究。
急需,促进学科升级,支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
2
生物信息
微生物组学
正高或副高1人
教学科研
公共服务
40岁以下,博士,有博士后或高校教学经历者优先。从事各类微生物组学、肠道微生物组学、微生物互作组学等领域研究。
急需,对接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、大设施平台,支撑农业微生物大数据分析。
3
生物信息
医学与健康
正高或副高1人
教学科研
公共服务
40岁以下,博士,有博士后或高校教学经历者优先。从事神经科学、肿瘤或衰老、药物基因组学、进化与发育等领域研究。
急需,对接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,培养新型交叉人才,推进人类健康研究
4
生物信息
生物信息算法
正高或副高1人
教学科研
公共服务
40岁以下,博士,有博士后或高校教学经历者优先。从事生物数学方法、人工智能等领域研究。
急需,促进专业基础课程教学
5
人工智能
智能机器人
正高1-2人;副高1-2人
承担本科/研究生的教学任务,参与人工智能学科建设,建设科研团队。
40岁以下,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,有博士后或1年以上境外研修经历者优先。从事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研究,具备较好的学术成果,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(副高引进需国家自科青年基金),在本领域具备一定的学术影响力,同时能承担相关本硕课程的教学任务。
新工科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,智慧农业发展趋势下,着力人工智能与智慧农业的交叉融合,人工智能专业的建设,人工智能一级博士点的申请等工作,这些也都与学校的发展战略相契合,因此迫切需要引进相关领域高端人才,特别是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教学科研人才严重缺乏。
6
人工智能
计算机视觉
正高1-2人;副高1-2人
承担本科/研究生的教学任务,参与人工智能学科建设,建设科研团队。
40岁以下,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,有博士后或1年以上境外研修经历者优先。从事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,具备较好的学术成果,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(副高引进需国家自科青年基金),在本领域具备一定的学术影响力,同时能承担相关本硕课程的教学任务。
新工科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,智慧农业发展趋势下,着力人工智能与智慧农业的交叉融合,人工智能专业的建设,人工智能一级博士点的申请等工作,这些也都与学校的发展战略相契合,因此迫切需要引进相关领域高端人才,特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教学科研人才严重缺乏。
7
人工智能
自然语言处理
正高1人;副高1人
承担本科/研究生的教学任务,参与人工智能学科建设,建设科研团队。
40岁以下,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,有博士后或1年以上境外研修经历者优先。从事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,具备较好的学术成果,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(副高引进需国家自科青年基金),在本领域具备一定的学术影响力,同时能承担相关本硕课程的教学任务。
新工科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,智慧农业发展趋势下,着力人工智能与智慧农业的交叉融合,人工智能专业的建设,人工智能一级博士点的申请等工作,这些也都与学校的发展战略相契合,因此迫切需要引进相关领域高端人才,特别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教学科研人才相对薄弱。
8
人工智能
机器学习理论
正高1人;副高1人
承担本科/研究生的教学任务,参与人工智能学科建设,建设科研团队。
40岁以下,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。从事人工智能、机器学习理论研究,具备较好的学术成果,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(副高引进需国家自科青年基金),在本领域具备一定的学术影响力,同时能承担相关本硕课程的教学任务。
新工科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,智慧农业发展趋势下,着力人工智能专业的建设,提升人工智能相关基础理论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水平,人工智能一级博士点的申请等工作,这些也都与学校的发展战略相契合,因此迫切需要引进相关领域高端人才,特别是偏重进行机器学习基础理论研究的教学科研人员。
9
人工智能
人工智能(含机器人、机器学习、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向)
中级2-4人
承担本科/研究生的教学任务,参与人工智能学科建设,从事科研活动。
35岁以下,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。从事人工智能方向研究,具备较好的学术成果,在本领域具备一定的学术影响力,同时能承担相关本硕课程的教学任务。
新工科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,智慧农业发展趋势下,着力人工智能与智慧农业的交叉融合,人工智能专业的建设,人工智能一级博士点的申请等工作,这些也都与学校的发展战略相契合,因此迫切需要引进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人员。
10
数据科学与技术
大数据技术
(分布式计算、云计算等)
正高1人;副高1-2人;中级3人
本科/研究生教学工作,指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
正高(副高)年龄不超过40周岁,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(青年基金)。博士研究方向为分布式计算、计算机体系结构等,能胜任《大数据架构与模式》、《云计算》、《机器学习》等课程的实验课教学工作;
信息学院自2018年招收第一届“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”本科生以来,在《大数据架构与模式》、《云计算》、《高性能计算》等核心课程方面严重缺乏师资力量。而这些课程的建设不仅对于大数据专业至关重要,而且能支撑“智慧农业”等相关专业的此类课程需求。
11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
物联网
中级及以上
1-2人
承担本科/研究生的教学任务,参与计算机学科的学科建设,建设科研团队。
35岁以下,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。从事物联网领域的方向研究,具备较好的学术成果,在本领域具备一定的学术影响力,同时能承担相关本硕课程的教学任务,特别优秀者可以面议。
新工科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,物联网教学与科研及教师队伍与人才培养力量单薄。智慧农业发展趋势下,农业物联网交叉应用社会服务需求强烈
12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
区块链
副高及以上
1-2人
承担本科/研究生的教学任务,参与计算机学科的学科建设,建设科研团队。
40岁以下,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。有博士后或1年以上境外研修经历者优先。从事区块链领域的方向研究,具备较好的学术成果,在本领域具备一定的学术影响力,同时能承担相关本硕课程的教学任务,特别优秀者可以面议。
新工科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,人工智能教学与科研及教师队伍与人才培养力量单薄。智慧农业发展趋势下,农业区块链交叉应用社会服务需求强烈
13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
计算机体系结构
中级及以上
1-2人
承担本科/研究生的教学任务,参与计算机学科的学科建设,建设科研团队。
35岁以下,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。具备较好的学术成果,在本领域具备一定的学术影响力,同时能承担相关本硕课程的教学任务,特别优秀者可以面议。
新工科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,计算机体系结构等课程教学与科研力量单薄。智慧农业发展趋势下,大数据与云计算等社会服务需求强烈
14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
信息安全
中级及以上
1-2人
承担本科/研究生的教学任务,参与计算机学科的学科建设,建设科研团队。
35岁以下,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。具备较好的学术成果,在本领域具备一定的学术影响力,同时能承担相关本硕课程的教学任务,特别优秀者可以面议。
在适应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,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,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的课程教学与科研力量单薄。
学科负责人:
院长:
党委书记:
注:
1.按需求岗位填写,一个岗位一行;
2.基本要求根据学科发展阶段可侧重填写教学能力或者科研能力要求;
3.同一学科建设方向的引才必要性可以合并填写;
4.如已有包含表格内容的成熟方案,可直接报送。
简历投递方式:
联系人:肖老师
邮箱:,投送格式(学院+专业+姓名+高校人才网)
【1】凡本网注明"来源: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于,转载请必须注明,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【2】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【3】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。
其他教职工招聘